压缩机常见的故障有哪些?
压缩机的故障可能导致制冷效果下降甚至完全失效,常见故障及原因如下:
1. 压缩机不启动
电源问题:电源电压过低、缺相(三相压缩机)、电源线接触不良或保险丝熔断。
启动部件故障:启动电容(单相压缩机)损坏、启动继电器失灵,导致压缩机无法获得启动动力。
电机故障:压缩机内部电机绕组烧毁(短路、断路)、轴承卡涩,或电机过热保护装置(PTC、热继电器)触发后未复位。
控制系统故障:温控器、压力控制器(如高压保护、低压保护)误动作,切断压缩机供电。
2. 压缩机运转但不制冷
制冷剂泄漏:系统漏氟导致制冷剂不足,压缩机吸入的制冷剂过少,无法完成热量转移(表现为压缩机空载运行,外壳温度低)。
压缩机“卡缸”或“抱轴”:内部活塞与气缸、或曲轴与轴承因润滑不良(如缺油)、杂质进入而卡死,虽电机运转但无法压缩制冷剂。
阀片损坏:压缩机内部吸气阀、排气阀变形或断裂,导致制冷剂无法有效压缩(高低压腔串通,压力差消失)。
3. 压缩机运转噪音过大
机械磨损:轴承磨损、活塞与气缸间隙过大,或内部零件松动(如阀片、弹簧),运转时产生金属摩擦声。
安装问题:压缩机固定不牢(地脚螺丝松动)、与管路碰撞,或减震垫老化失效,导致振动噪音放大。
液击现象:制冷剂未完全蒸发(如节流装置故障),液态制冷剂进入压缩机,压缩时冲击阀片产生“咚咚”声,可能进一步损坏部件。
4. 压缩机过热
散热不良:冷凝器脏堵(如灰尘、油污)、风扇故障,导致高温制冷剂无法有效散热,压缩机排气温度过高。
制冷剂过多:充氟过量,压缩机负荷增大,排气压力升高,导致电机过热。
回油不良:系统管路设计不合理或制冷剂循环异常,导致压缩机缺油,润滑不足引发摩擦生热。
环境温度过高:压缩机工作环境温度超过额定范围(如夏季室外机暴晒),散热条件恶化。
5. 压缩机频繁启停
温控器故障:温控器感应失灵,频繁触发启停信号。
压力保护误动作:高压保护(如冷凝器散热差)或低压保护(如制冷剂少量泄漏)频繁启动,导致压缩机反复停机。
电源电压不稳定:电压波动过大,电机启动电流异常,触发过热保护。
这些故障中,机械磨损、电机烧毁等多与维护不当(如缺油、杂质进入)或长期超负荷运行有关,而制冷剂泄漏、电源问题则需通过系统检漏、电路排查解决。定期清洁散热部件、避免电压异常,可减少压缩机故障风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