热力膨胀阀的内平衡与外平衡的差异
内平衡与外平衡热力膨胀阀的核心差异,在于蒸发器出口压力的取压点不同——内平衡取压于阀后(蒸发器入口侧),外平衡取压于蒸发器出口侧,最终导致两者适配的蒸发器类型、制冷效率和稳定性有明显区别。
一、取压方式与原理不同
1. 内平衡式热力膨胀阀
取压位置:无需额外平衡管,直接通过阀体内通道,取“阀后压力”(即蒸发器入口处的制冷剂压力)作为下侧平衡压力。
压力平衡逻辑:膜片上方压力(感温包压力) vs 膜片下方压力(阀后压力 + 弹簧设定压力),通过两者差值控制阀口开度。
本质特点:默认“蒸发器进出口压力损失极小”,用入口压力近似替代出口压力,结构更简单。
2. 外平衡式热力膨胀阀
取压位置:需通过专门的“外平衡管”,直接取“蒸发器出口处”的制冷剂压力作为下侧平衡压力。
压力平衡逻辑:膜片上方压力(感温包压力) vs 膜片下方压力(蒸发器出口压力 + 弹簧设定压力),差值决定阀口开度。
本质特点:不忽略蒸发器的压力损失,直接感知真实出口状态,调节更精准。
二、适用场景不同
内平衡式:适合小型、低压损的空调系统(如家用小挂机、窗式空调),追求低成本和简单安装,且蒸发器阻力可忽略不计的场景。
外平衡式:适合大型、高压损的空调系统(如商场中央空调、工业冷水机、多联机),需要精准调节流量、避免制冷效率损失或液击风险的场景。









销售二
销售一
销售四
销售三
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423号